安裝步驟:
1.到Blogger的控制(後台)頁面
2.範本->網頁元素
3.按下「加入網頁元素」,出現可用的網頁元素清單
4.找一個名稱為「 HTML/JavaScript」,按下「加入BLOG」,會進入設定的頁面
5.「標題」欄位,請填入 ##EasyReadMore##
6.「內容」部份,請複製程式碼
程式碼下載:http://blog.roodo.com/jcjh96103/archives/6165999.html
2008年6月12日
2008年5月29日
翡翠樹蛙 大vs小
保育類 特有種
成體特徵:
體型:中型修長,♂5-6cm,♀6-8cm。
頭部:頭長略大於頭寬,吻端鈍圓或尖,有兩型。上唇白色,鼓膜明顯。眼鼻線及顳褶金黃色,但有些個體金黃色不明顯。
背部:翠綠色,皮膚粗糙有許多顆粒。
體側:從吻端到股部有一條白線,白線下方綴有一些大黑斑。
腹部:白色,有許多黑斑及圓形小顆粒。
前肢:背面綠色,外側白色皮瓣不明顯。指端吸盤黃色,指間有微蹼。
後肢:背面綠色,股部內側有許多大型黑斑,有時黑斑相連成黑線,外色白色皮瓣斷斷續續不發達。趾間蹼及趾端吸盤發達,無外蹠突。
第二性徵:雄性較小,有單一咽下外鳴囊。
相近種類比較:橙腹樹蛙腹側橙紅色沒有黑斑,莫氏樹蛙體側沒有白線,虹彩顏色橘紅色。
分布:特有種,主要分布於北部南北勢溪流域 、宜蘭及石門水庫等低海拔山區,例如新店廣興、烏來娃娃谷、宜蘭福山植物園,宜蘭礁溪等地。
繁殖期:除了寒冷的冬天以外,幾乎整年都會鳴叫繁殖,但以9、10月秋天及4月春天最活躍。
行為:雄蛙通常在水邊的植物體上鳴叫,叫聲是短促的「呱阿」。雌蛙受雄蛙叫聲吸引,主動接近雄蛙並在樹上形成配對及產卵。有時候雌蛙產卵產到一半的時候,會帶著配對的雄蛙跳到水中吸水補充水分,然後再回到樹上繼續產卵。有時也會出現一隻雌蛙和多隻雄蛙配對產卵現象。
卵:每次產300-400白色卵粒,埋在淡粉紅色泡沫卵塊中,經常好幾個卵塊聚成一大團。卵塊經常遭受蒼蠅寄生而長蛆,導致孵化失敗。
蝌蚪:蝌蚪大型,深色散佈許多褐色細紋;尾鰭高而發達,呈波浪狀。
p.s
翡翠樹蛙是在1983年命名,牠的命名過程有點坎坷。本來是師大呂光洋教授發現,但呂教授很謙虛,將標本寄到法國請學者協助鑑定,沒想到對方竟然在沒有經過呂教授的同意之下,儘行發表並命名為Rhacophorus prasinatus,並刊登在法國的雜誌上(Y.-P. Mou, J. P. Risch,K.-Y. Leu, 1983, Alytes, Paris,2:155)。
呂教授當然不認同這種作法,所以隨後在台灣省立博物館雜誌另外再刊登一篇論文(K.-Y Leu and Y.-P Mou, "1983"(1984), Jour. Taiwan Mus., Taipe, 36(2):15),將翡翠樹蛙命名為Rhacophorus smaragdinus。
但根據國際命名法則,採用先命名為正式學名,其他為同種異名,所以國外承認的是Rhacophorus prasinatus,但呂教授還是習慣使用Rhacophorus smaragdinus,因此你看到翡翠樹蛙在國內有兩種學名寫法。
成體特徵:
體型:中型修長,♂5-6cm,♀6-8cm。
頭部:頭長略大於頭寬,吻端鈍圓或尖,有兩型。上唇白色,鼓膜明顯。眼鼻線及顳褶金黃色,但有些個體金黃色不明顯。
背部:翠綠色,皮膚粗糙有許多顆粒。
體側:從吻端到股部有一條白線,白線下方綴有一些大黑斑。
腹部:白色,有許多黑斑及圓形小顆粒。
前肢:背面綠色,外側白色皮瓣不明顯。指端吸盤黃色,指間有微蹼。
後肢:背面綠色,股部內側有許多大型黑斑,有時黑斑相連成黑線,外色白色皮瓣斷斷續續不發達。趾間蹼及趾端吸盤發達,無外蹠突。
第二性徵:雄性較小,有單一咽下外鳴囊。
相近種類比較:橙腹樹蛙腹側橙紅色沒有黑斑,莫氏樹蛙體側沒有白線,虹彩顏色橘紅色。
分布:特有種,主要分布於北部南北勢溪流域 、宜蘭及石門水庫等低海拔山區,例如新店廣興、烏來娃娃谷、宜蘭福山植物園,宜蘭礁溪等地。
繁殖期:除了寒冷的冬天以外,幾乎整年都會鳴叫繁殖,但以9、10月秋天及4月春天最活躍。
行為:雄蛙通常在水邊的植物體上鳴叫,叫聲是短促的「呱阿」。雌蛙受雄蛙叫聲吸引,主動接近雄蛙並在樹上形成配對及產卵。有時候雌蛙產卵產到一半的時候,會帶著配對的雄蛙跳到水中吸水補充水分,然後再回到樹上繼續產卵。有時也會出現一隻雌蛙和多隻雄蛙配對產卵現象。
卵:每次產300-400白色卵粒,埋在淡粉紅色泡沫卵塊中,經常好幾個卵塊聚成一大團。卵塊經常遭受蒼蠅寄生而長蛆,導致孵化失敗。
蝌蚪:蝌蚪大型,深色散佈許多褐色細紋;尾鰭高而發達,呈波浪狀。
p.s
翡翠樹蛙是在1983年命名,牠的命名過程有點坎坷。本來是師大呂光洋教授發現,但呂教授很謙虛,將標本寄到法國請學者協助鑑定,沒想到對方竟然在沒有經過呂教授的同意之下,儘行發表並命名為Rhacophorus prasinatus,並刊登在法國的雜誌上(Y.-P. Mou, J. P. Risch,K.-Y. Leu, 1983, Alytes, Paris,2:155)。
呂教授當然不認同這種作法,所以隨後在台灣省立博物館雜誌另外再刊登一篇論文(K.-Y Leu and Y.-P Mou, "1983"(1984), Jour. Taiwan Mus., Taipe, 36(2):15),將翡翠樹蛙命名為Rhacophorus smaragdinus。
但根據國際命名法則,採用先命名為正式學名,其他為同種異名,所以國外承認的是Rhacophorus prasinatus,但呂教授還是習慣使用Rhacophorus smaragdinus,因此你看到翡翠樹蛙在國內有兩種學名寫法。
藍復鷳
棲息環境:藍腹鷴分佈於中海拔的濃密原始林下,數量稀少、觀察不易。與人不期而遇時,立即倉惶飛離,並發出「咯、咯、咯」的喉音。夜間在樹上休息。
社會行為:由於生性隱密、機警,每天會沿著熟悉的路徑活動,晨昏、雨後、起霧時分較容易看見。
覓食行為:雜食性,植物的嫩芽、漿果、昆蟲、蚯蚓都會吃食。
命名:1862 年4月1日英國人史溫侯(Swinhoe)在台灣淡水雇人捕捉到第一隻雌鳥,並在英國「朱鷺Ibis學報」上所發表的福爾摩沙鳥學一文中提到:「當地的中國殖民叫牠wa-kee,牠常在內地的山上出沒,是典型的森林鳥類,活動於山區邊緣,但很少降到中國人住的低矮山區,清晨與黃昏時,雄雉喜歡站在空曠的樹枝上或土著的小屋頂,展示自己,旁若無人的喧叫」。所以英國的鳥類製圖家古德John Gould 就以史溫侯為名,命名為:Louphura swinhoii 。
繁殖:繁殖期約在3-7月間,在地上以草的莖葉做淺凹巢,每巢產3-4個略帶褐色的白色卵,孵卵期間約為25天。
藍復鷳
棲息環境:藍腹鷴分佈於中海拔的濃密原始林下,數量稀少、觀察不易。與人不期而遇時,立即倉惶飛離,並發出「咯、咯、咯」的喉音。夜間在樹上休息。
社會行為:由於生性隱密、機警,每天會沿著熟悉的路徑活動,晨昏、雨後、起霧時分較容易看見。
覓食行為:雜食性,植物的嫩芽、漿果、昆蟲、蚯蚓都會吃食。
命名:1862 年4月1日英國人史溫侯(Swinhoe)在台灣淡水雇人捕捉到第一隻雌鳥,並在英國「朱鷺Ibis學報」上所發表的福爾摩沙鳥學一文中提到:「當地的中國殖民叫牠wa-kee,牠常在內地的山上出沒,是典型的森林鳥類,活動於山區邊緣,但很少降到中國人住的低矮山區,清晨與黃昏時,雄雉喜歡站在空曠的樹枝上或土著的小屋頂,展示自己,旁若無人的喧叫」。所以英國的鳥類製圖家古德John Gould 就以史溫侯為名,命名為:Louphura swinhoii 。
繁殖:繁殖期約在3-7月間,在地上以草的莖葉做淺凹巢,每巢產3-4個略帶褐色的白色卵,孵卵期間約為25天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